首页手机版千米饮食网 菜谱 手机版千米饮食网养生菜谱 烹饪 手机版千米饮食网烹饪技巧 养生
首页 > 居家常识

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感染,在家消毒,5个错误不要犯错

新冠肺炎防护疾病立冬中医养胃减肥

   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强,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现在人们外出基本都佩戴口罩了,但外出后回家,衣服或双手也难免有被病毒污染的风险,这时居家清洁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很多人通过科普文章已经知道,新冠病毒对热和紫外线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氯己定除外)、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在居家消毒方面,不少人存在着许多误区,下面来看看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吧。

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感染,在家消毒,5个错误不要犯错---千米饮食网

  误区1:含氯消毒剂与洁厕灵或酒精混合使用

  之前曾有报道在新冠病毒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所以许多人非常重视厕所的消毒,有些人会认为含氯消毒剂与洁厕或酒精灵同时使用,消毒效果更佳,但其实这样做是相当危险的,因为洁厕灵是强酸性溶液,与含氯消毒剂混合会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氯气,人体吸入后可引起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误区2:含氯消毒剂不加稀释直接使用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含氯消毒剂浓度多在5%-10%之间,有些人认为浓度越高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越好,但含氯消毒剂都会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越高其腐蚀性也越大,非常容易损伤皮肤,腐蚀金属和衣物等,所以含氯消毒液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稀释使用。

  误区3:家里熏醋可以对空气消毒

  很多人以前听老一辈说过,家里熏醋可预防感冒,于是对新冠病毒也依样画葫芦,但其实这种方法对于新冠病毒是没有效果的,因为食醋中的醋酸浓度很低,蒸发至空气中浓度就更加低了,远远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误区4:衣服、餐具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衣物大多是面料和纤维,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需要非常小心,因为浸泡时间过长或浓度过大都会使衣服被腐蚀损坏,而餐具消毒后如果清洗不干净,还有使含氯消毒剂摄入体内的风险,所以这些物品都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因为病毒对热敏感,所以对于这些物品的消毒,最好使用高温消毒的方式。衣物可以使用热水浸泡或洗衣机加温洗涤,餐具可以放进消毒柜进行消毒,或先用开水浸泡至少30分钟,再清洗干净。

  误区5:将室温调高可以进行消毒

  网上曾有言论,病毒不耐热,将室内温度升高可以使病毒灭活。其实这样做也是徒劳的,首先病毒需要至少在56℃下30分钟才能灭活,而室内温度是很难升到56℃的,即使可以达到,人体也会受不了。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先使用酒精对全屋进行消毒,需要慎重使用空调和明火,因为把空调温度调高有可能会引起爆炸,不规范使用明火也可能会发生火灾。

  以上这些误区你是否也是这样做的?如果有,请及时改正吧。

相关阅读

新冠肺炎家庭防护指南

精彩推荐:
返回生活百科
今日菜谱推荐
热门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