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机版千米饮食网 菜谱 手机版千米饮食网养生菜谱 烹饪 手机版千米饮食网烹饪技巧 养生
首页 > 饮食禁忌

国家卫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面类食品:最好不制作,不食用

新冠肺炎防护疾病立冬中医养胃减肥

   据“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为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国家卫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面类食品:最好不制作,不食用---千米饮食网

  19日,公众号“健康中国” 发布国家卫健委提示:

  ①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②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③为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发布的一份《关于加强夏秋季食源性疾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显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我国学者于1977年发现的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此类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如吊浆粑、酵米面等,它们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过程中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就容易引起中毒。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返回生活百科
今日菜谱推荐
热门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