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仁
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古人养生注重把德养放在第一位。明代养生家吕坤《呻吟语》云:“今之养生者,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诚要法也。嵇康养生而其死也,欲在所处之外。乃知德养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德在我而蹈白刃以死,何害其为养生哉!”
>>>>二字
记载宋代文学家苏轼和学者沈括有关医药论述的《苏沈良方·问养生》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既静心,以减少外界对我诱惑;“和”既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事外物的变化。他们说:“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胜利备唉”。
>>>>三戒
孔子的养生名言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及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伟大医学家万密斋专谈养生之道的著作《家船养生四要》明确指出:“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病。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疾者,谓慎于用药也。坚忍其性则不坏其根也,保定其气则不疲其枝也,和于阴阳则不犯其邪也,慎于用药则不遇其毒也。养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
>>>>五知
南宋周守忠撰有《养生类纂》。其中开篇《总叙养生》摘《云籍七减》中的养生“五知”曰:“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亡言;知哀乐之损寿,故仰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
明末医学家汪绮石《理虚元鉴》中提出了保养精神、调镊情志的“六节”:“其在荡(放纵)饿日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郁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大愤)不平者,宜节愤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而养力;在锁削(狭窄)而不坦夷(阔),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
饮食养生的重要环节。清代养生家石成金的《长寿秘诀》讲到了饮食七要法:“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起而徐行百余步,或数十步,此吃食之要法也。”
>>>>八乐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养生镜》中的《天基乐事》篇,论述了养生八乐:一为“静坐之乐”(劳作之余,静坐休息,万虑俱忘,怡淡自乐);二为“读书之乐”(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宽阔胸怀,岂非乐事);三为“赏花之乐”(观赏花木,美化环境,娱目悦心,莫大之乐);四为“玩月之乐”(欣赏夜月,闲坐清玩,新骨俱清,何乐不为);五为“观画之乐”(品赏绘画,山水楼台,供我娱目,乐在其中);六为“听鸟之乐”(清晨鸟语,百般音韵,墙享之乐,高出世外);七为“狂歌之乐”(放歌呤诵,随兴所至,开朗胸怀,乐自天来);八为“高卧之乐”(北窗高卧,凉风徐来,转侧神舒,乐似陶春)。
>>>>九思
凡事多思考,勤用脑,是提神健脑、延衰缓老的养生大法。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得思义。”
>>>>十常
乾隆是清代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在他的长寿秘诀里有“十常”流传于世。其云:“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搽,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
养生十诀值得我们参考。把德养放在第一位,很重要:重德的人,才能有一个好的心境,心态才能平和,不烦躁,遇事多思索,三思而后行。办事稳,少出错,少生气,自然少生病,身体好。
重德的人,才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尊纪守法,本分做人,不受另类人左右,自然心情就好,吃饭香,睡觉实,身体好。重德的人,才能家庭生活幸福,夫妇感情浓,儿女孝。家事如天,天大的事处理好了,再无烦事,享受天伦之乐,自然其乐无穷,身体好。
相关阅读
中医养生饮食及其他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