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通脱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于海拔2800m以下向阳肥厚的封中,或栽培中于旋转中,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到地。秋季选3年以上的杆株,割取合适的木茎,趁鲜切成段,用细木棍或圆竹筒捅出髓部,轻轻理直,晒干放置干燥处。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1、通草的主治。通草可以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治疗湿热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经闭带下等病症,取3到5克煎服就可以。它性味甘淡,带着微寒,是归肺和胃经。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者淋沥涩痛的时候,因为气味薄,作用比较缓慢和淡弱,可以选择配上木通和滑石一起煎服;如果是治疗湿温的病症可以搭配蔻仁、竹叶等一起合用;如果是乳汁稀少的话,可以把通草和猪蹄、甘草等一起煎汤服用。
2、如果水肿的话,可以用通草和木猪草等量,把通常磨成粉末,加入一点点研细的土地龙和麝香,每一次煎半钱或者一钱的量,煎服;如果是伤寒后呕吐,也可以用通草三两加上生芦根一升、橘皮一两和粳米三合,用五升水煮到二升便可。
3、通草还可以治疗鼻塞,当气息不通闻不到东西时,可以用通草、细辛和附子等量磨成磨,和蜜一起混合,裹上布塞入鼻子中。
《纲目》中对通草这样形容: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开也。可以看出,通草在很久以前就被发现并作为药物服用,具有非常多的药用价值。
通草的食用效果
通草清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通草的食用方法
1. 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肿者,通草可与茯苓皮、泽泻白术等配伍,以增渗湿利水之效。
2. 产后气血不足、乳少、乳汁不通者,通草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当归等配伍,以增补虚下乳之功。
3. 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通草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
4. 用治湿温病症,通草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5. 用于乳汁稀少,通草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通草的食用禁忌
气阴两虚、中寒、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通草。
相关阅读
中药材介绍和禁忌及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