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饮食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个高峰期,不仅是因为面食种类丰富、反季节菜出现,更主要的是饮食文化的交流。
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很多美食,当时汉人对北方的人通常称为胡人,所以他们的食物也通常带一个胡子,比如胡麻(也就是芝麻)。
中国三大外来菜系列中,分别是胡系、番系和洋系。
张骞出使西域
“胡”系大多数是汉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比如胡麻,也就是芝麻;“番”系大多是从南宋到明末时期,由“番舶”(也就是外国船只)带来的,比如番薯(红薯);“洋”系则基本是清朝中后期乃至近代引入的,比如洋葱,洋白菜。
前面写到了汉代的饮食,那么,如果穿越到大唐,我们能够吃到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番系和洋系的食物,在大唐是吃不到的,这也就意味着,番茄、番椒(辣椒)、番石榴、番木瓜、番薯以及洋葱、洋白菜、洋芋等,都没有。
今人常吃的玉米、花生、向日葵、南瓜、菠萝、芒果等等,在当时也是没有的,这些都是大航海时代,从外国传入中国的。
对于主食而言,无非还是米饭、面食,当时面食种类较汉朝又有进步,种类多大十几种,什么蒸饼、煮饼、汤饼、煎饼、环饼、薄饼、笼饼等都有。
这些面食中,有两种比较有名,毕罗和冷淘。
辣椒
毕罗本来是胡食,是一种油煎饼,皮薄有馅儿。《太平广记》中提到: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滋味香美,呼为诸王修事。
其种类也很丰富,有蟹黄毕罗、猪肝毕罗、羊肾毕罗等。曾有一个叫做韩约的人,,他会做樱桃毕罗,据说外皮透明酥软,馅儿鲜红可见,惹得人们争相购买。
冷淘面类似于今天的凉面。做法是:把和好的面切成片状,然后煮熟,煮熟以后,放到冷水中过一下,这样不仅能直接吃,而且别有一番滋味,适合夏天吃。当时最有名的是槐叶冷淘面,区别是用槐叶水和面。
槐叶冷淘面
至于菜,很单一,无非就是白菜(与现在白菜不同,当时的比较小)、薤(大头菜)、葵(冬苋菜)。
肉类比较有趣,牛肉通常不能吃,毕竟是农耕时代的拖拉机;羊肉好吃,但是一般人吃不起,因为要去膻味,通常是贵族吃;吃猪肉的不多,到宋朝才开始多,还是在苏东坡的引领下;至于鸡鸭鹅肉,在唐朝,这些不算肉。
为何?原来,李世民为避免浪费,就规定,上面的人到下层考察,不准吃肉。结果丞相马周就吃了鸡肉,李世民到底是爱惜马周啊,再说吃点儿鸡肉也的确不是个事儿,就下令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吃鸡肉碍什么事?鸡肉不算肉!
李世民
值得一说的是,唐朝有一种美食,叫脍,就是生鱼片。
成语脍炙人口,脍就是生鱼片,炙就是烤熟的一小片肉,这说的是两种美食。生鱼片自西周就盛行,在大秦帝国第二部里有苏秦做生鱼片的情节。三国时的名将陈登,还因为喜欢吃生鱼片感染而死。
陈登
大唐时期,人们也爱吃,这一点在诗中能看到。侍女金盘脍鲤鱼——王维《洛阳女儿行》;青鱼雪落鲙橙虀——王昌龄《送程六》;脍切天池鳞——白居易《轻肥》等等。
后来日本派人来中国学习,尝到了这道美食,觉得不错,就带到了日本,发展至今,成了日本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而国内,到明清时期,仍然有,近代以后则渐渐没落,时至今日,又再次从日本传回中国,颇有点回娘家的感觉。
相关阅读
日本美食食谱和饮食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