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豆腐始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的庵院寺庙。乃达磨念及弟子打坐练武劳累,又不能吃荤犯戒,为寻可供身体需用的营养品而制作成了这极具营养的高蛋白食品。后各庵院仿而制之。出家人得此皆大欢喜。其后,豆腐的制作始在民间流传。
(一盘豆腐干,一杯烧酒,顾县人的豆干情节)
明末,“湖广填四川”时,有湖南杨姓人携四子等众入籍四川。其家除耕织外,兼卖豆腐营生,其豆腐白嫩绵实、滑腻、清香爽口,生意火爆。至清咸丰年间,其后裔杨昌盛豆腐的技艺更是高超。
时值水浮山庙会,四乡十八场的善男信女们皆来此求神拜佛。唱大戏的、做买卖的、看热闹的,简直是风云般卷地而来。一天,水浮山寺庙的方丈便吩咐弟子了尘来请杨昌盛(这了尘是杨昌盛的远房表侄)。说是寺内要办几十桌的斋席,这斋席自然是以豆腐为主的了。这得请他来制作豆腐宴。
这天大早,杨昌盛便吩咐伙房的小和尚去卖柴、买菜。市上,有一个挑着牛肉过来了,挑子上的一块血淋淋的牛皮快要掉下来了,那担牛肉的与担柴的小和尚擦肩而过。无意间那块牛肉被挂落在了柴担上,双方也都浑然不知。到了寺院伙房,小和尚才发现。出家人忌食荤腥,小和尚欲把它埋掉。了尘说:“我们出家人,多年没有碰过荤腥,莫看我们年纪轻轻,都虚弱得几乎没有力气了,埋掉怪可惜的,不如我们大家偷偷把它煮来吃了,埋在肚里总比埋在地里强。”大家欣然同意。于是,烧掉毛,洗净,有几人便划成几块,大炉大火煮熟了。大家正食着,不防方丈来后面伙房看视。众人大骇,慌忙里把未吃完的牛皮塞入嘴里,狂嚼猛咽。方丈口宣佛号道:"阿弥陀佛,尔等在哪里弄来的牛皮?竟然触犯寺规,吃荤犯戒!"了尘吱唔道:“不是牛皮,是我表叔做的牛皮豆腐.”杨昌盛亦帮衬着。“出家人,休打诳语,杨施主若能做出这般牛皮豆腐,我寺与之永结善缘,若做不出来,几个劣徒,各杖五十,逐出山门!阿弥陀佛!”方丈走了。
当日回到家,杨昌盛想:豆腐要像牛皮,宜薄。于是豆腐装厢时便用数块木板分而隔之。果然做出了数张薄块的豆腐,煮后用火烤而呈黄。状如牛皮的豆腐便做成了。翌日大早,杨昌盛把数块牛皮豆腐交与来取的了尘。了尘正出门,看见杨昌盛妻正在卤肉,忽灵机一动:师父总不许我们吃荤腥,他今日要想尝这豆腐,我便偏让他沾些荤腥。于是把豆腐置于卤肉锅里卤煮。待捞时,奇香四溢。了尘垂涎欲滴,忙撕下一块,置于嘴里大嚼,连连咂嘴称奇。杨昌盛闻声亦尝之:它不但绵实,且其味无穷。也暗自称奇。
了尘将余下的两张牛皮豆腐干带回寺内,交与方丈,方丈看时与昨日小和尚们食者一般无二。尝之,连声叫绝!于是,杨昌盛不再做水豆腐,而精心制作这牛皮豆腐干。从此,代代相传,使得顾县牛皮豆腐干盛名远播。
相关阅读
最全面的川菜菜谱和相关知识